酸菜胡豆瓣粉絲湯

吃嫩胡豆的季節,清香的豆瓣和酸菜粉絲融合,是我每年都會盼望的味道。

用料:酸菜一碟、龍口粉絲一捆、鹽適量、嫩胡豆一把、剁碎的泡野山椒、豬油或菜籽油。

酸菜胡豆瓣粉絲湯做法:

首先,用熱水泡發粉絲,然後將泡好的粉絲剪斷。粉絲泡發期間,把胡豆外皮剝掉,只留嫩嫩的胡豆瓣,不要把豆瓣分開,不然很容易煮化。

其次,鍋裡下豬油,下胡豆瓣翻炒,中途下入酸菜、剁碎的泡野山椒繼續翻炒。炒到豆瓣表面起一點褶皺,炒出酸菜的香味,加沸水煮開。

最後,水沸騰以後放入泡好的粉絲,煮沸後1-2分鐘,起鍋前加一點鹽即可。(網絡資料匯編)

酸菜魚

民間制作酸菜魚,從自家泡菜壇子裡抓出一根老酸菜、一把泡辣椒、一塊泡姜,密密切碎,加上蒜粒、姜粒下熱鍋用菜籽油炒香;舀進一瓢白水燒開,撬一坨熟豬油,熬上五六分鐘,立時微辣酸香美味四溢;將碼好味上了薄芡的魚片滑進湯鍋裡,待魚肉板伸時起鍋,撒上香菜上桌就成。

制作步驟

【原料】黑魚、泡酸菜、泡野山椒、泡紅辣椒、泡仔姜、蔥花、花椒、蒜、精鹽、料酒、雞蛋、熟菜油。

1.將黑魚去鱗、魚鰓、剖腹、去內髒洗淨,用刀取下兩扇魚肉,把魚頭劈開,錢骨制成塊。泡青酸菜洗後切段。

2.將炒鍋置火上,放少許油燒熱(可先將魚骨輕炸起色撈出)。然後下入花椒料、泡仔姜片、蒜瓣炸出香味後,倒入泡青酸菜、泡野山椒煸炒出味,加湯燒沸,下魚頭、魚骨,用大火熬煮。撇去湯面浮沫,滴入料酒去腥。再加入精鹽、胡椒面備用。

3.將魚肉斜刀片成0.3釐米的連刀魚片,加入精鹽、料酒、味精、雞蛋清拌勻,使魚片均勻的裹上一層蛋漿。

4.將鍋內湯汁熬出味,舀出魚骨與酸菜放在備用碗盆。把魚片抖散入湯內輕煮斷生至熟,倒入放置魚骨與酸菜的備用碗盆,菜面上放散青花椒與干辣椒。另一鍋入油燒熱倒入即可。

酸菜魚是四川有名的特色菜,它鮮嫩爽口,開胃健脾,醒酒提神,湯美適口。(網絡資料匯編)

酸菜葷豆花

葷豆花是川南最受歡迎的美味佳肴,以豆花、豬肉未主料,輔以各類配菜的四川名菜。營養豐富,湯汁鮮美。

食材

自製石磨豆花800克、裏脊肉160克、泡酸菜130克、泡脆椒100克、豬油100克、高湯700毫升、適量木耳、平菇、西紅柿。

調料

適量食用鹽、味精5克、胡椒粉5克、花椒5克、幹辣椒30克、蔥花適量、香菜節適量。

蘸水

熟醬油1勺、蔥花1勺、糍粑辣椒1勺、香油半勺、熟菜油半勺、藿香半勺,適量白芝麻或者花生碎,依次放入。

操作方法

1、裏脊肉切片,放碗裏用適量澱粉、料酒、胡椒粉碼味上漿後,放入沸水鍋中焯熟,撈起待用;

2、泡酸菜改刀成節,泡脆椒剁碎備用。

3、坐鍋起火,放入豬油20克,將切好的泡酸菜節和泡脆椒末放鍋裏翻炒,炒香後摻入高湯,稍煮一下,然後加入豆花,用味精和胡椒粉進行調味,再加入適量平菇、木耳、西紅柿等配菜,放入焯熟的裏脊肉片,改小火煨8分鐘左右,用味精、胡椒粉調味起鍋。

4、另起一鍋上火,加入豬油100克,燒至六成熱,放入花椒和幹辣椒炒香成糊辣油,淋在豆花的上面(同時濾去渣),撒上蔥花和香菜節即成。

溫馨提示

配菜可根據個人喜好添加,比如:平菇、木耳、豆芽、午餐肉、萵筍片、黃瓜片等。(網絡資料匯編)

檸檬雞爪

檸檬雞爪,這一道家常菜解饞又好吃,關鍵還非常開胃,非常適合天氣熱的時候吃。

【食材】:雞爪、生姜、料酒、鹽、小米辣、大蒜、香菜、檸檬、生抽、白醋、白糖、耗油

【詳細做法】

1.準備一斤雞爪(剪掉指甲),清洗幹凈,冷水下鍋,放入一勺鹽,幾片生姜、香蔥、少許料酒,大火燒開,轉小火繼續煮10分鐘左右。雞爪煮10分鐘之後撈出,過一下涼開水,雞爪會更加爽脆。

2.香菜、辣椒、生姜、大蒜全都切碎備用,檸檬切3-4片檸檬即可(檸檬去籽,不然會苦)。

3.雞爪瀝幹水分裝入盤中,加入3勺生抽、適量鹽、2勺白醋、一勺白糖、適量耗油,接著把小米辣、生姜、蒜末、香菜、檸檬片放入,攪拌均勻,腌製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,想要更入味就放冰箱裏面腌製一晚。(網絡資料匯編)

川味回鍋肉

回鍋肉是四川傳統菜式中家常菜肴代表菜之一,其被認為是川菜之首,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。製作原料主要有豬後臀肉(二刀肉)、青椒、蒜苗等,「回鍋」指食材先煮後炒,兩次入鍋,二次烹調之意。

傳說回鍋肉起源於清代末期,由一位姓淩的翰林偶然發明。然而真相並非如此,回鍋肉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宋,具體於何時誕生、由何人炮製、自何時流行已無法考證。

回鍋肉口味獨特,色澤紅亮,肥而不膩,色香味俱全。川菜回鍋肉最佳是蒜苗、仔姜、青椒做「翹頭」,佐以郫縣豆瓣、永川豆豉、溫江蒜苗。另外,有些地方還選用彩椒,洋蔥,韭菜,鍋盔等來製作回鍋肉。

具體做法:

材料:五花肉,溫江蒜苗、蔥、姜、蒜、幹紅辣椒、花椒、郫縣豆瓣醬、糖、油、醬油、甜面醬。

步驟:

1、帶皮五花肉冷水下鍋,加入蔥段、姜片,花椒7、8粒,黃酒適量煮開。

2、撇凈浮沫,煮至八成熟,取出自然冷卻(筷子能插入即可)。

3、將肉切成薄片,姜、蒜切片,蔥切成斜段。

4、將蒜苗的白色部分先用刀拍一下,然後全部斜切成段備用。

5、炒鍋上火,加很少的油煸香辣椒、花椒。

6、下入肉片煸炒,至肉片顏色變透明,邊緣略微卷起。

7、將肉撥到鍋一邊,下入豆瓣醬(可以先剁細)炒出紅油。

8、適當的加入少許醬油或甜面醬調色,與肉片一起翻炒均勻。

9、下入蒜苗,點少許料酒,糖調好味道即可出鍋。

註意事項:

1、選肉要精:要當天宰殺的鮮豬肉,肥四後腿二刀,瘦六寬三指,太肥則膩,太瘦則焦,太寬太窄都難成型。

2、煮肉要調味:清水煮肉,難出肉香。因此水滾開以後,先放入生姜(用刀拍開)、大蔥節、大蒜、花椒吊湯,湯氣香濃時再放入洗凈的豬肉,六成熟就撈起備用,不能煮得太軟。

3、切肉要巧: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,肥瘦易斷;熱的時候肉燙手,下刀難以均勻;懂行的廚師,把撈起的肉放在冷水裏浸一浸,趁外冷內熱時下刀;如果有冰箱,可以把剛煮好的肉放到急凍室裏兩三分鐘,這就更好切了。

4、配料要正當:豆瓣一定要正宗郫縣豆瓣,用刀剁細,醬油要濃稠可掛瓶壁。

5、煎熬要拿準火候:掌握火候是回鍋肉的關鍵。用中火下肉片後,即下剁細的郫縣豆瓣,混合熬炒,使豆瓣特有的色澤和味道深入肉中。

火候油溫拿捏得當的師傅,能把肉片熬製成一個一個的卷窩形狀,俗稱「燈盞窩」。肉片成窩時立即放入甜面醬、醬油少許,也可適當放幾滴料酒,放一點雞精,以增加香味和鮮味,然後馬上加入配料,改大火翻炒至熟就可起鍋。(網絡資料匯編)